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太原市中心医院妇产科,030009
出 处:《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年第7期951-953,共3页Chinese Remedies & Clinics
摘 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妇产科学界的重视。ICP好发于妊娠中、晚期,是一种以皮肤瘙痒、黄疸和血清胆酸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并发症,并有胆酸、肝酶升高等生化指标异常[1]。对母体危害较轻,孕妇往往表现为夜间皮肤瘙痒难耐,尤为双下肢明显,皮肤抓痕累累,严重者引起失眠和疲劳,严重影响孕妇的睡眠质量和身心健康。对胎儿危害较大,往往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出现死胎、早产、死产、胎儿宫内窘迫,以及发育迟缓等,使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由于病情轻重与临床症状的关系不是很密切,所以很难预测胎儿在宫内的具体情况,特别是对于孕龄较小的高胆酸水平患者,决定终止妊娠时既要考虑延长孕周以减少新生儿病死率,又要避免突发胎死宫内的意外发生,临床处理比较困难。虽然不少学者就胎盘病理、病因诊断和治疗等多方面进行过研究,但至今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本研究对我院2008-2012年ICP患者孕期产前干预和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探讨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及终止妊娠的时机与方式,现报道如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