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新立[1]
出 处:《社会科学论坛》2014年第7期51-59,共9页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河南省科技厅2014年软科学项目<生态问题与现代生态文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立项编号:2400410354;河南省教育厅2014年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西方现代文学中的后马克思主义诗学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立项号:2014-gh-614
摘 要:在现代性场景下,人必须压抑实在界的意义叩问,拥抱现代性语言秩序,才能完成主体化过程。"主体"就是被文化建构起的大他者伪像,而真实的"人"则被湮没于现代性的喧嚣之中。主体化就是以对人的真实性的否定为代价。主体在现代性语境下的创伤性经验,成为困扰现代人的"符号性账目",构成了现代文学的主体诗学传统。因此,现代性文学就是现代人的文化体验史,也是主体对自我生存无奈的一种窥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