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梅毒合并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42例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荣欣[1] 卢斯汉[1] 李英[1] 杜健群[1] 钟活麟[1] 汤琳[1] 

机构地区:[1]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510060

出  处:《实用医学杂志》2014年第15期2466-2468,共3页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基  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2B031800332);广州市卫生局科研课题项目(编号:20121A011079)

摘  要:目的:总结二期梅毒合并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驱梅治疗后血清转归的影响。方法 :对42例二期梅毒合并HIV感染者进行病史资料采集、临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皮疹特征和治疗后血清滴度的变化。结果:二期梅毒合并HIV感染传播方式均为性接触传播,男男同性传播有27例(27/42,64.3%),为主要感染方式。临床表现以躯干四肢皮肤玫瑰疹为主,共有30例(30/42,71.4%)。接受HAART治疗的11例患者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滴度下降快于未接受HAART治疗的31例患者。结论:男男同性恋人群为二期梅毒合并HIV感染高危人群,二期梅毒皮疹形态多种多样,同时接受HAART治疗有利于梅毒RPR滴度的降低。

关 键 词:HIV 二期梅毒 临床特点 治疗 

分 类 号:R759.1[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