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转换中的选择——论日据时期台湾本土作家的文化心态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晓平[1] 

机构地区:[1]韶关学院文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出  处:《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8期125-130,共6页Jinan Journal(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华文文学去中国性思潮的反思>(批准号:10YJC751032);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共建项目<华文文学去中国性思潮的反思>(批准号:GD13XZW15)

摘  要:20世纪初,台湾处在文学语言的迅速转换中,一方面文学语言由文言文向白话文转换,另一方面是汉语向日语转换。作家面临着创作语言的选择,而在日本殖民强权统治和文化殖民的语境下选择不同的文学语言种类或类型则反映了作家不同的话语立场和文化心态。语言具有工具性,但语言也蕴含了深刻的民族性、区域性、文化性。汉语写作有着坚守民族文化传统和反殖民的现实意义,日语写作也不完全是殖民文化的投影,我们应该透过语言层面发掘作家的文化心态和思想本质。

关 键 词:语言 台湾地区 本土作家 文化心态 

分 类 号:I206.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