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秀丽[1]
机构地区:[1]内蒙古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呼和浩特010070
出 处:《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6期94-98,共5页Study & Explora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网络经济时代劳资关系的边界扩展研究"(11XJL013);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科重点项目"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的当代阐释"(NJSZ11088);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资助
摘 要:需求社会化是网络经济中出现的新现象与新命题,它表明需求方在网络经济中借助于信息技术网络实现了局部联合和组织化,由个体行为转变为相互影响和渗透的聚集性整体过程,形成一种与供给方抗衡的力量。需求社会化所形成的这种抗衡力量由此引发了五大理论猜想:一是需求社会化改变供需平衡的机制,二是需求社会化取消商品货币交换,三是提供一个"理论解",四是需求社会化需打破阶级分析加入阶层分析的力量,五是需求社会化是否改变"劳动"的本质。
关 键 词:需求社会化 供求平衡机制 剩余价值的实现 阶层分析 劳动的本质
分 类 号:F014.32[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