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余敏江[1]
机构地区:[1]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215123
出 处:《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59-66,共8页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重点招标课题"城镇化战略的正当性论证"(项目编号:GJ213107)的阶段性成果;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政治学和江苏高校新型城镇化与社会治理协同创新中心资助
摘 要:在当代中国,反应性政治行为已经成为一个制度化了的非正式行为。反应性政治的勃兴,使得地方政府维稳的惯性思维展呈为以"管控打压"的刚性维稳、注重"事后控制"的静态维稳以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维稳。这种模式有不断异化和内卷化的趋势,使"维稳"工作在朝制度设计的反方向行进。因此,需要将稳定问题及其背后的政治资源供给问题提升到必要的高度,进行合理的策略选择,实现维稳模式的现代转型。能动性政治是一种有预见性的政治、承认的政治、互构型政治,是一种建设性的话语逻辑。能动性政治更具有前瞻性、包容性,不仅实现了对反应性政治的超越,而且也是一种更适应政治资源变化的可资利用的维稳新模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