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谭宏[1,2]
机构地区:[1]重庆文理学院 [2]重庆文化遗产学院
出 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8期12-16,共5页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巴蜀石刻造像之体育文化活态传承研究"(11BTY050)阶段性成果
摘 要:联合国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已经10年,当下,"非遗"保护已被广泛地接受和认同,从政府到学界都把"非遗"作为"保护对象"来制定和讨论它的保护制度和保护方法。实际上,在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下,"非遗"是作为某种生产和生活方式而产生的,是作为普通社会成员的一种"消费对象"而存在的。因此,在"非遗"的保护实践中,树立起"非遗"不仅应该被"保护",而且还可以被"消费"的新认识、新观念,在被"保护"和被"消费"之间建立一种有序和协调的关系,这样做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在"活态"中得到保护和传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1.11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