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现代主义与世界性——对80年代以来乡土叙事转向的反思  被引量:1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晓明[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  处:《文艺争鸣》2014年第7期6-23,共18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文学与当代文化建设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0&ZD098

摘  要: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中国当代文学赢得国际声誉,也促使国人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评价可以更加客观公允些,不那么为偏见和道听途说所左右。如今说莫言以及他的一批同道,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的高度,这样的评判当不至于引起太大的争议。说出这样的评判,并非我们要对莫言项礼膜拜,或者躺倒在这个高度的阴影底下乘凉。或许可以说,对莫言最真诚的尊敬,莫过于去思考中国当代文学何以是由莫言在今天来代表高度?莫言何以能/何以会代表这样的高度?这个高度是从何处来,又能到何处去?其实这个问题更加学理化的表述应该是这样的:今天中国文学的这种状况是如何形成的?它还能(要)如何拓展进一步的路径?

关 键 词:乡土中国 叙事转向 80年代 现代主义 中国当代文学 世界性 反思 诺贝尔文学奖 

分 类 号:I207.4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