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肖玉华
机构地区:[1]广东潮州韩山师院中文系副教授
出 处:《南方文坛》2014年第5期105-108,共4页Southe1rn Cultural Forum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世纪中国散文史”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YJA751064
摘 要: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和文化成了中国封建统治者赖以治国安邦的核心思想文化,同时也成了中国传统士大夫、文人知识分子藉以安身立命的价值理想和用世之道。余英时指出:“无可争辩的,文化和思想的传承与创新自始至终都是士的中心任务。”①而中国传统士大夫传承的思想和文化自始至终都是以儒家的思想文化为核心内容的。虽然封建士大夫总是在历朝历代由不同姓氏、种族所建立的“势统”(即政统)的强权和凌辱下生存和游荡着,但他们所遵循的“道统”倒是几乎未曾有过大的变化,从“士志于道”“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至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负载着士人的道德情操和精神理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