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魏向清[1]
出 处:《外语研究》2014年第4期6-11,共6页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人文社会科学汉英动态术语数据库的构建研究"(编号:11AYY00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大规模语料库和Word Net词库的英汉学习型词典设计特征知识获取"(编号:09YJAZH04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自索绪尔开创西方现代语言学以来,其语言学思想成为20世纪初期至今世界范围内语言研究的灵魂。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语言学这门学科因研究对象或方法论的不断选择而衍化出当今流派纷呈和理论林立的学术生态。然而,就语言学的总体发展而言,其分支繁衍和理论消长的背后,都对语言这一"有序异质体"的动态与社会性本质认知不足,难以摆脱索绪尔静态与形式语言学思想精髓的传统桎梏。与此同时,语言研究长期的传统范式局限也是主要的制约因素。尽管20世纪中后期开始,随着计算机语料库及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语言研究的方法有所突破,但语言研究的整体范式尚未出现本质的超越。语言研究科学化的进程仍任重道远。这方面,美国微软研究院围绕科学研究"第四范式"所开展的相关讨论,对语言研究也有很好的启示与借鉴意义,值得思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1.1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