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玉洁[1]
出 处:《陕西中医》2014年第8期1079-1079,共1页Shaanx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是绝大多数的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炎、肾盂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红斑狼疮肾炎等)的临床统称。除了急性肾炎和急性尿路感染(肾脏急性炎症性疾病)外,都可以归属慢性肾脏病的范围;本病是一个发展缓慢的疾病,若未能及时有效治疗,可发展成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衰竭,甚至尿毒症[1-2]。中国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10.8%,由此估计中国成人中有1.2亿慢性肾脏病患者,而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仅为12.5%。慢性肾脏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健康的常见慢性疾病之一。西医治疗慢性肾脏病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某些方面,治疗方法很有限,临床上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作为祖国医学,面对庞大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群,理应做出自己的贡献。周仲瑛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和教育家、全国首批“国医大师”。他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对某些难治病临床辨证的特殊规律,并提出了“瘀热”病机理论,有效的指导了慢性肾脏病的临床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人有幸得周老治疗本病的成功案例,遂报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