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西安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仲信国际租赁有限公司
出 处:《宏观经济研究》2014年第9期126-133,共8页Macroeconomics
基 金: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4KRM85);西安理工大学教师博士科研启动经费资助项目(107-211103)的资助
摘 要:本文采用贸易环境一般均衡模型对我国2011年相对于2003年出口贸易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将国民经济行业和海关产品分类一一对应归并为14个部门,在此基础上计算了2003—2011年各行业的污染密集度,发现2003年污染密集度最高的五个部门依次是非金属矿制造业、造纸业、非金属矿采业、金属矿采业、金属冶炼业,并且它们的污染密集度均大于80t/亿元。而2011年,这五个部门对环境的污染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研究同时也发现在出口贸易方面对我国环境影响的效应为正的技术效应、负的结构效应和规模效应,并且由于负的规模效应较大,从而使得出口贸易总的环境效应为负。在研究2004—2011年相对于2003年环境效应的变化趋势时发现:正的技术效应趋势一直在增强,负的结构效应和负的规模效应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而此三种效应叠加得到的环境质量水平一直在恶化。因此,我国应该采取积极措施调整出口产业结构,引进新的生产设备和新的生产工艺,从而在增大正的技术效应的同时降低负的结构效应与负的规模效应,进而改善出口贸易对我国环境的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