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政权建设下乡村的权力和秩序——以民国前期贾汪矿区为中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福运[1] 

机构地区:[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社科部,教授历史学博士266580

出  处:《民国档案》2014年第3期93-99,107,共8页Republican Archiv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矿区社会冲突与协调机制研究"(10YJA840053)成果之一

摘  要:民国前期贾汪矿区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秩序,随着国家政权建设的逐步深入,呈阶段性起伏波动之势。民初对绅权既尊重又约束的制度安排,保障了矿区的有序发展。1920年代末国家权力全面扩张,政治失意、经济受损的乡村"保护人"即曾为地方利益代言的乡绅投向逐利性基层国家权力,转化为渔利型掮客,导致矿区失序。1933年国家权力重新调整后,新崛起的地方精英与职能强化的地方政府致力于乡村利益和社会公正,修复了矿区秩序。矿区政治和秩序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政权建设中制度变革特别是国家权力配置不断调适的结果,区域性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忽视这种阶段性特征,单纯说政权建设成功或失败有失偏颇。

关 键 词:政权建设 贾汪矿区 地方精英 乡村秩序 

分 类 号:K258[历史地理—历史学] C912.82[历史地理—中国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