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娜[1] 刘群[1] 李晓娟[1] 白晓晖[1] 金钟晔 景玉霞[1,2] 赵宏波[1,3] 陈家旭[1]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博士研究生100029 [2]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基础教研室 [3]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医医院肾内科
出 处:《环球中医药》2014年第8期619-621,共3页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2756);北京中医药大学创新团队项目资助(2011CXTD-07)
摘 要:舌苔是由胃气蒸化谷气上承于舌面而生成,与脾胃运化功能相应。而湿浊痰饮等停聚于舌面则为腻苔,临床多见湿浊、痰饮、顽痰等阳气被阴气所抑的病变。本文从古今文献入手对腻苔的成因和分类进行了研究,认为腻苔的成因主要为脾胃病变,饮食不洁,药物影响和季节气候的影响,分类主要分为白腻苔、黄腻苔、灰黑腻苔,滑腻见蓝色,厚腻如积粉几种。临床诊病看舌苔要统观全局,参考脉、症、便、溺,否则极易误诊。
关 键 词:腻苔 成因 辨证 白腻苔 黄腻苔 滑腻见蓝色 灰黑腻苔 积粉苔
分 类 号:R241.25[医药卫生—中医诊断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