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条件保存后的乙型肝炎患者废弃血液标本中乙型肝炎病毒DNA的消长变化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兰英[1] 杨媛媛[1] 

机构地区:[1]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苏分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检验科,南京210028

出  处:《中华传染病杂志》2014年第8期504-505,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摘  要:HBV感染的诊断、治疗和疗效判断主要依赖于血清特异性抗原、抗体和HBV DNA的检测,HBVDNA是直接反映HBV复制和传染性的可靠指标[1].荧光定量PCR(FQ-PCR)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技术,具有高灵敏性、高特异性和高精确性的特点,是目前判断HBV复制的“金标准”[2].临床上,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液检测后,剩余部分被要求存放一定时间后,按医疗废弃物抛弃.本研究关注含HBV的废弃血液从医院检验科抛弃时的传染性.

关 键 词:乙型肝炎病毒DNA 乙型肝炎患者 血液标本 HBV感染 HBV复制 消长 保存 HBVDNA 

分 类 号:R512.62[医药卫生—内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