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大伦[1] 张瑞茂[1] 曾章丽[1] 李敏[1]
机构地区:[1]贵州省油菜研究所,贵阳550008
出 处:《种子》2014年第8期103-104,共2页Seed
基 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高效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0中试与示范"(编号:2011 GB2 F200001);贵州省动植物育种专项"优质高产高含油量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0的示范推广"(编号:黔农育专字[2008]008);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院专项"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0中间试验与示范"(编号:黔农科院院专项[2008]044号)
摘 要:针对原有的隐性核不育两型系繁殖技术在较大面积应用时存在不育株率低的问题,本研究将传统法于初花期后7~10d用红油漆标记不育株方法进行改进,于现蕾至初花期人为将繁殖田按1∶3行比划分,即1行可育株保留作授粉株并标记,另3行的可育株全部拔除,并于尾花期将标记保留作授粉株的可育株砍除运离繁殖田外,成熟期由农户自行收割脱粒的种子即为不育系原种.通过对隐性核不育两型系繁殖技术的改进,繁殖亲本的不育株率提高了5.5%,达显著水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