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佳[1]
出 处:《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8期187-188,共2页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Chinese Edition
摘 要:卡夫卡的孤独意识与漂泊感,使得他的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与传统作品不同,以往的高等级优越的人不再是主角,怪诞甚至是丑陋的动物成了与人平等对话、甚至能击败并反讽人类的主角。本文将用苏联文论家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来解读卡夫卡变形题材的作品,并主要以《变形记》和《为某科学院写的一份告》这两篇作品为例来分析了其狂欢化的艺术原则,以便加深对卡夫卡作品的理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