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及心肌坏死标记物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范亚平 肖芬芬 肖翔宇[2] 

机构地区:[1]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广东潮州521041 [2]江西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西南昌330000

出  处:《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4年第4期205-206,共2页Guangdong Vocational Technic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摘  要:目的:本文拟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早期心电图(ECG)的特征变化,从而减少AMI的漏/误诊,提高及时而又准确的诊疗质量。方法:追踪胸痛入院后做完心电图和相应的基础治疗后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MI患者62例,按照江西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医院)急诊科的第1份ECG分为ST段抬高或合并病理性Q波AMI图形组(甲组)和非ST段抬高AMI图形组(乙组),仔细记录医院急诊检验室生化标记物及行PCI后的冠脉闭塞情况进行分析。结果:62例AMI患者中,甲组47例(76%,47/62),乙组15例(24%,15/62)在医院门诊做第1份ECG的时间实际上明显要比甲组早(P<0.01)。然而.乙组患者入医院时第1次测得的肌钙蛋(cTnI)水平显著要比甲组高。相反,CK-MB明显低于甲组(P均<0.01)。结论:急诊AMI患者的ECG表现复杂多变且易漏诊,通过临床多次心电图和生化心肌坏死标记物检查及严密的临床观察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降低漏诊和误诊率。

关 键 词: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心肌坏死标记物 

分 类 号:R542.22[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