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仲卫红[1] 郑其开[1] 林建平[1] 叶佳佳[1] 张俊新[2] 潘泳鸿 王诗忠
机构地区:[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福州350003 [2]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州350003 [3]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福州350003
出 处:《中国康复》2014年第4期283-286,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基 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I10B05)
摘 要:以往的研究多借助影像学进行颈椎疾患的诊断,但是影像学常无法确定与颈痛症状相关的结构病理改变[1]。从正常人和无症状人群的颈椎M RI研究中发现有很高的退行性变和异常率[2]。因此临床医师应当转移重心去评估颈痛患者的肌肉、结缔组织、神经的功能[1],美国物理治疗学会骨科分会2008年有关颈痛的指南中指出:临床医师应当改变以往依据影像学去判断颈痛的病因,而应重视颈椎功能评估。因此,针对颈椎病功能障碍进行治疗,首先面临的是如何客观评价颈椎功能。本文将从颈椎功能的评价角度进行综述,目前国内外对颈椎功能的评价主要包括有肌肉力量、活动度、肌肉耐力、疲劳度、协调性、运动控制、稳定性、本体感觉等方面的评定。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