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通气储备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蔡爱宁 孙胜波 秦春新 滕志涛[1] 周新春 郭志勇[1] 陈聪[1] 

机构地区:[1]威海市立医院,威海264200 [2]荣成市第二人民医院

出  处:《滨州医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307-308,共2页Journal of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摘  要: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许多肺部疾病的最终共同转归,许多病人起病隐匿,无特异性症状,主要为肺通气功能性损害,胸部CT 或胸片改变无特异性,许多病人在静态肺功能受损前已出现运动肺功能异常,表现为通气储备能力降低,病人出现活动后气喘,并逐渐活动受限,许多病人一旦发展至中重度COPD或呼吸衰竭才会就诊,许多病人出现呼吸衰竭后的远期预后并不比恶性肿瘤好。目前,发作期抗炎治疗和呼吸支持是治疗 COPD的主要临床手段,缓解期的主要治疗包括解痉、氧疗等方法,许多循证医学实验并未支持气管解痉剂的长期应用。通气储备为最大通气量(MVV)值与最大运动通气量之间的差值,通气储备作为评价COPD最可靠的指标之一在临床广泛应用,运动康复治疗在许多慢性疾病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旨在探讨根据运动心肺功能参数制定运动康复方案对 COPD患者通气储备功能的影响。

关 键 词:心肺动能 慢性阻塞性肺病 最大通气量 肺活量 

分 类 号:R563.9[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