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世纪20年代诗学的音乐论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曹万生[1] 

机构地区:[1]四川师范大学诗学研究所,成都610066

出  处:《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149-157,共9页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中国现代诗学流变史"(项目编号:04XZW007)阶段性成果

摘  要:20世纪20年代诗学,在音乐、格律、形式上有深刻的反思,也有其长足的发展;而胡适对音乐性的逐渐重视及新月社的集体创造,构成了这一时期对初期、发难期"质胜于文"的反拨。20年代的音乐性有四个分支:一是胡适的音乐性转向;二是传统音韵学熏陶下的诗人学人的主张与创作;三是新近诗人与学人强调音乐性,并对西方音乐性有所借鉴;四是新月社诸君结党而论,把新诗音乐性推向高潮,彻底扭转了自由诗和初期白话诗不要音乐性的风气。

关 键 词:20世纪20年代 新诗学 音乐性 胡适转向 

分 类 号:I207.25[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