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曹万生[1]
出 处:《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149-157,共9页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中国现代诗学流变史"(项目编号:04XZW007)阶段性成果
摘 要:20世纪20年代诗学,在音乐、格律、形式上有深刻的反思,也有其长足的发展;而胡适对音乐性的逐渐重视及新月社的集体创造,构成了这一时期对初期、发难期"质胜于文"的反拨。20年代的音乐性有四个分支:一是胡适的音乐性转向;二是传统音韵学熏陶下的诗人学人的主张与创作;三是新近诗人与学人强调音乐性,并对西方音乐性有所借鉴;四是新月社诸君结党而论,把新诗音乐性推向高潮,彻底扭转了自由诗和初期白话诗不要音乐性的风气。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