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点委夜蛾主害代为害夏玉米主要虫源及暴发机制分析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董立[1] 李彦青 马继芳[1] 李立涛[1,3] 董志平[1] 

机构地区:[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国家谷子改良中心/河北省杂粮重点实验室,河北石家庄050035 [2]河北省宁晋县植保植检站,河北宁晋055550 [3]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河北昌黎066600

出  处:《中国植保导刊》2014年第8期26-29,共4页China Plant Protection

基  金:河北省科技厅“主要粮食作物新发生重大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11220301D)

摘  要:为了澄清二点委夜蛾主害代发生为害与小麦收获及玉米播种期之间的关系,2012年在小麦收获和玉米播种同期,饲养二点委夜蛾当日所产卵,并播种玉米,定期调查幼虫龄期发育进度和玉米幼苗叶龄生长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小麦收获并秸秆还田后二点委夜蛾1代成虫产下的卵发育而成的幼虫(2代幼虫),是二点委夜蛾为害夏玉米的主要虫源,与田间系统调查结果吻合。小麦收获前,1代成虫产卵不集中,不易造成危害;小麦收获后,高麦茬上覆盖麦秸所造成的有空隙的环境有利于成虫集中栖息并产卵,玉米播种后灌水造墒有利于卵的孵化和低龄幼虫生长发育,是造成危害的主要虫源;玉米播种7 d后成虫产的卵再孵化出的幼虫因虫龄小、玉米叶龄大,不易造成危害。以此为基础,揭示了二点委夜蛾暴发为害夏玉米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在小麦收获玉米播种期间处理好田间麦秸,破坏二点委夜蛾适宜集聚的生态环境,是治理该虫为害的关键。小麦收获和玉米播种期间采用农药集中杀灭成虫和低龄幼虫是减少该虫危害的重要防控措施。

关 键 词:二点委夜蛾 主害代 虫源 夏玉米 暴发机制 

分 类 号:S433.4[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35.132[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