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时血栓形成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诊治  被引量:1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白杨[1] 沈凯[2] 

机构地区:[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武汉430030 [2]重庆市中山医院骨科,401336

出  处:《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年第16期2308-2310,共3页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

摘  要:肾病综合征(N S )是指一组临床症状,临床特点为三高一低,即大量蛋白尿(≥3.5 g/d)、水肿、高脂血症,血浆蛋白低(≤30 g/L )[1]。病情严重者会有浆膜腔积液、无尿表现。其患者普遍存在高凝状态,血栓形成为其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达8.5%~38.0%[2],严重影响该病的治疗及预后。本文从机制入手着重探讨肾病综合征时血栓形成的原因及临床诊治。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加强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管理,预防并发症的产生,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 键 词:肾病综合征 血栓形成 抗凝 

分 类 号:R692[医药卫生—泌尿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