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1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艾琪勇 罗越[1] 刘辉[1] 洪国峰 蔡林[1]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骨科,430071 [2]武汉大学口腔医院,430071

出  处:《实用医学杂志》2014年第16期2678-2680,共3页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pinal cord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SCII)常发生于脊髓长期缓慢受压迫如黄韧带、后纵韧带增厚骨化、椎间盘突出引起椎管狭窄或椎管内肿瘤逐渐增大压迫脊髓引起脊髓缺血性损伤的患者在通过手术减压后随即出现更严重的部分或原受压平面以下全脊髓损伤症状[1]。如不及时处理,脊髓功能可能长期或永久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个人、家庭甚至社会的负担。

关 键 词: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发病机制 脊髓缺血性损伤 治疗 压迫脊髓 椎管内肿瘤 椎间盘突出 后纵韧带 

分 类 号:R651.2[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