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粗缩病的防治方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鹏飞 李秋芳 

机构地区:[1]兰考县农业局 [2]兰考县农广校

出  处:《河南农业》2014年第17期31-31,共1页

摘  要:玉米粗缩病又称玉米丛矮病,是由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一种玉米病毒性病害,此病害仅通过传播媒介灰飞虱进行持久性传播。近几年,兰考县玉米粗缩病的发生率具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兰考县玉米种植的一种常见病害,对玉米产量的提高造成了较大的限制。 一、发病症状 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症状与玉米旋心虫为害症状或缺锌症状相似,诊断时应特别注意辨别,其主要不同之处是被旋心虫为害后的玉米植株在根须茎基处留下有褐色虫蛀孔或裂痕。而玉米粗缩病的发病高峰期为3-5叶期,在玉米的秆壁如有一层粘粘的小虫即是前期发病症状,病苗心叶的底部及叶脉的两侧出现透明的比原叶颜色浅的虚线条点,逐渐增多,蔓延至整个叶面。而此时叶心不能正常展开,叶片发厚变宽,叶色黑绿,叶背部长出形状不一的蜡瘤状突出物,摸上去粗糙发硬。此后,玉米病株出现结节缩短,生长缓慢,顶端叶片打圈式丛生状。至喇叭口期,病株矮化现象严重,穗部以上结节变粗变短,叶片向上逐渐变小,最顶部小叶簇生状,病株根系及高度均不及正常植株的50%。病株大多不能抽雄授粉结实,少数病害较轻的也会因为顶部雄穗退化,造成雌穗畸形,严重影响产量。

关 键 词:玉米粗缩病毒 防治方法 病毒性病害 发病症状 玉米产量 为害症状 传播媒介 常见病害 

分 类 号:S435.131.4[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