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泰西之法到油画民族化——由藏品看中国早期油画的发展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付瀛莹[1] 

机构地区:[1]中国美术馆

出  处:《美术观察》2014年第9期117-121,共5页Art Observation

摘  要:油画最早起源于欧洲,从史料记载,14世纪之前还未出现油画,当时主要是坦培拉绘画,其绘画材料是用蛋黄或全蛋为乳化剂,用毛刷或打蛋器逐渐加入适量的亚麻仁油和树脂油,成不再分解的乳状液体后,可以再加入清水稀释。坦培拉绘画有速干和宜于细致描绘画面的特点,但其最大的缺点就是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霉,后来人们发明了用透明漆上光来保护画面的办法。15世纪初,尼德兰的凡·爱克兄弟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一种简便的用油溶化颜料作画的方法,在绘画中行笔流畅、媒剂速干,自此油画作为一个独立画种在欧洲大陆流行开来。

关 键 词:油画民族化 中国早期 绘画材料 藏品 欧洲大陆 史料记载 14世纪 15世纪 

分 类 号:J213[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