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双敏[1,2,3] 宋元武[1]
机构地区:[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研究所 [3]湖北省全面深化改革专家委员会
出 处:《学习与实践》2014年第9期69-76,2,共8页Study and Practice
摘 要:县域社会治理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亟待解决的"短板"。与传统的"社会管理"的主体仅仅是政府部门不同,"社会治理"的主体是包括政府、私营部门、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在内的多元主体。县域社会治理具有权能受限、工作内容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等特点。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的协同治理理论可以运用于县域社会事务的管理,在协同治理中,治理主体多元且协同;自组织组织是治理的重要主体;协同治理系统是多元开放的系统。协同治理可以创新县域治理的路径,以确立治理理念为协同创新的前提;以提升多元主体能力为协同创新的基础;以理顺政府内外关系为协同创新的关键;以完善治理机制为协同创新的保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