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娟[1,2]
机构地区:[1]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2]中原文化研究杂志社
出 处:《中原文化研究》2014年第5期53-59,共7页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 Research
基 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世纪中国电影叙事与国家形象建构研究"(2014BWX031)阶段性成果
摘 要:国际电影节中部分获奖的中国电影为世界提供了东方想象的凭附,这种多元维度与语境下的影像话语叙事成为民族心灵成长史的宝贵片段,也为建构民族文化记忆提供了较为明晰的框架。影像除了推动文化与精神间的交流,还需要在表达过程中形成对民族文化记忆的内在体认,并不断坚守与维护本民族文明的价值立场。影像叙事具有强大的话语生产力,民族文化记忆与民族文化形象需要以艺术表达、审美叙事、影像阐释等方式进行符号性转化,并通过叙事空间内的反思与批评呈现出富有历史感的文化意识与文化精神,实现对民族与人类命运的深切探寻。民族历史记忆内部对自身价值主体的认同和思想生产力的锤炼,往往需要寻译哲学层面的符码,以实现对民族思想与哲学遗产进行再次传承,影像叙事的灵魂就在于其所传达的精神理念,而是否具有民族精神内核决定了其本身究竟能走多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