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放射科,辽宁沈阳110004
出 处:《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4年第8期605-607,共3页Journal of China Clinic Medical Imaging
摘 要:对于预计生存期超过3月且不能切除的胆道恶性梗阻患者,经皮胆道支架置入术已经成为标准的姑息治疗方法[1-2],然而长期通畅率仍然是尚未解决的问题,50%的患者在6~8月内会发生支架内狭窄[3-4],而且支架内再狭窄也成为了胆道支架置入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从而导致复发性黄疸.支架狭窄主要原因是肿瘤组织向支架内生长、良性上皮细胞增生、胆道内污泥沉积、血块或结石形成[5].尽管为了提高胆道内支架的长期通畅率尝试了很多方法,如覆膜支架、光动力疗法等,但少有进步[6-7].对于这种情况,特别需要一种新技术能够提高支架的通畅率.射频消融术已广泛应用于肝脏、食管等,但用于治疗胆道支架内阻塞的经验却很少.近两年胆道射频消融作为一种新技术已经证明了其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8].我们报道1例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支架再狭窄病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5.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