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光翠[1] 高启禹[2] 李延兰[2] 王文锋[2]
机构地区:[1]新乡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2]新乡医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出 处:《毒理学杂志》2014年第4期309-312,共4页Journal of Toxic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0916);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4A240003)
摘 要:目的初步探讨山药多糖的单糖组分,并分析其对镉致大鼠肝脏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通过闪式提取法提取山药多糖RDCP,以Sephadex G-50、DEAE-Sepharose CL-6B及TLC法初步探讨山药的单糖组成,并以冷冻干燥法分别获得组分RDCP-A及RDCP-B。选用体重为(110±10.0)g的110只SD大鼠,雌雄各半,将其随机分为11组,即对照组,镉染毒组,灌胃RDCP-A 50、200和500 mg/kg组,灌胃RDCP-B 50、200和500 mg/kg组,灌胃1/2RDCP-A+1/2RDCP-B 50、200和500 mg/kg组,对照组与镉染毒组分别灌胃0.9%生理盐水,2 h后镉染毒组及各糖组腹腔注射氯化镉1.0 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灌胃14 d,末次染毒24 h后处死大鼠,分别测定肝脏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活力。结果山药多糖中的单糖主要以甘露糖及半乳糖或葡萄糖等组成。大鼠镉染毒14 d,肾脏脏器系数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灌胃山药多糖之后染毒镉,随着RDCP-B摄入剂量的增加(500 mg/kg),其肝脏、肾脏脏器系数与镉染毒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胃500 mg/kg 1/2RDCP-A+1/2 RDCP-B组,其肾脏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肝脏MDA、SOD及血清ALT在染毒后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先摄入山药多糖,之后染毒镉,其中RDCP-B 200和500 mg/kg组其SOD和ALT与镉染毒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灌胃200 mg/kg RDCP-B对肝脏MDA的影响不大(P>0.05),但当升高到500 mg/kg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500mg/kg 1/2RDCP-A+1/2 RDCP-B组,其MDA、SOD和AL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药多糖组分中的RDCP-B对镉致大鼠肝脏损伤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