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框架下我国差异性城乡一体化研究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冯道杰[1] 王成利[2] 

机构地区:[1]山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2]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出  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46-50,共5页Journal of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新时期集体化村庄与分散型村庄发展模式比较研究--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视角"(13JD710063)

摘  要:新世纪以来,党中央相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新型城乡关系的历史性任务,中央财政支农惠农的力度不断加大。按照公共财政要求,要摆脱土地财政困境,必须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效益和效用,改变"小农业、弱农民、穷农村"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形成"大农业、强农民、新农村"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服务于构建差异性一体化的新型城乡关系这一历史任务,激发和增强农村内生发展动力与活力,深化财税制度、干部人事制度、支农资金管理制度改革。

关 键 词:公共财政 土地财政 财政支农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差异性城乡一体化 乡村治理 

分 类 号:F810.452[经济管理—财政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