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漫步——李翔宁对话王灏  

The Wandering of Structure——Dialogue Between Li Xiangning and Wang Hao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迪 李翔宁[1] 王灏 

机构地区:[1]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佚人营造建筑设计事务所

出  处:《城市环境设计》2014年第5期172-177,共6页Urban Environment Design

摘  要:建筑模式·生活方式 李翔宁:首先,住宅作为一种建筑模式,在中国很少有独立建筑师会把住宅作为自己实践专注的模式.住宅模式有几层关系,第一,古人在建造园林时把住宅作为一种存在方式,比如王澍用元代倪瓒的容膝斋图1来反应自己的建筑哲学,容膝斋图里描绘的是一座非常小的房子,小到只能将自己的脚放进去,从这个层面来说给自己造房子和给别人造房子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如果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2类比,王澍或者中国文人的方式和海德格尔所说的三种方式有共通之处:建、居、思——建造、居住、思考(或哲学思辨),这三种活动在造园的过程中是统一的.

关 键 词:住宅模式 对话 结构 存在主义哲学 建筑模式 建筑哲学 海德格尔 生活方式 

分 类 号:TU241[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