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瑞熙
出 处:《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4期164-166,共3页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Studies
摘 要:“借借”是宋代封建官府强加于百姓的苛捐杂税名目之一,又是社会经济生活中借贷关系内容之一。对此,以往史学家未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对它的内容不甚了了,同时在一些古籍中还常常随意把它改成别的字,以致影响我们对宋代赋税制度和借贷关系的全面了解。“借措”的原意本来很简单,就是借。明代宋濂《篇海类编》释:“借,同借。”在宋代以前,还没有“借”字,所以也还没有出现“借借”一词。《后汉书·李充传》记载,李充“迁侍中,大将军邓骘贵戚倾时,无所下借(原注:下音假,借音子夜反),以充高节,每卑敬之。”《晋书·五行志》也记载:“借假不廉,淫侈逾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