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3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尚昆[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出  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年第5期42-47,共6页Studies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基  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项目批准号:12XNI014)

摘  要: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建设是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国内学术界和实务界围绕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方法及措施作了较全面的讨论,但目前还较少有人对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框架及根本问题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以行为科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为理论基础,从理念转换、政府边界、知识社会化、约束与激励四个方面分别对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逻辑前提、参与主体、作用机制和动力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操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 键 词:理念转换 政府边界 知识社会化 约束与激励 

分 类 号:D92[政治法律—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