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春晖[1]
机构地区:[1]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世界哲学》2014年第6期129-138,共10页World Philosoph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承传与创新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BZX014)
摘 要:埃尔斯特舍弃马克思的辩证法、方法论整体主义,以剥削理论为核心、以方法论个人主义为分析工具,比较详细地研究了影响资本主义剥削率的各种因素,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等社会中分配的正义性状况,表现出对消除剥削、追求分配正义的伦理诉求。他关注当代社会的分配问题,提出了一些比较契合实际的促进分配公平的原则性建议。但他对马克思的分配正义理论,尤其是按需分配原则存在诸多误解。埃尔斯特对马克思的分配正义理论的解读及重构启迪我们:发展马克思的分配正义理论不仅需要有问题意识,而且需要有正确的方法论。
关 键 词:埃尔斯特 马克思 分配正义 剥削 方法论个人主义
分 类 号:A71[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