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劳动修复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1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丁晓钦[1,2,3] 郭艳青[1] 

机构地区:[1]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2]哈佛大学亚洲中心 [3]哈佛大学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

出  处:《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年第10期81-88,共8页Studies on Marxism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0YJC790047);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9BKS004);上海财经大学"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招标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本文根据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学者大卫·哈维的资本修复理论,针对资本追求价值增值的本性以及在资本扩张和资本积累过程中产生的劳动异化等问题,提出劳动修复概念,并划分了劳动修复的层次,旨在彰显劳动者价值,提高教育和培训支出,改善劳动待遇,实现劳动者全面自由发展。文章同时阐述了劳动修复对当代中国的启示意义:尊重劳动,坚持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切实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 资本修复 劳动修复 收入分配 

分 类 号:F091.91[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F240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