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02 [2]济南大学,山东济南250022
出 处:《东岳论丛》2014年第10期61-71,共11页DongYue Tribune
摘 要:鲁迅对佛教思想的基本哲学精神有着极为精准的把握,这也深刻地影响着他的思想的内在哲学结构。自佛陀开始,佛教的哲学思考就采取了一种类似于现象学的纯粹先验态度;凭着这种先验态度,佛教哲学不仅拒绝承认任何纯粹的客观实在性,而且也拒绝承认有关存在的任何形而上学设定。这一点对整个地贯穿着针对黑暗之抗争的鲁迅思想来说也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由于黑暗在鲁迅那里更多地是指掩盖在中国道德主义思想传统的那些形而上学化的道德言辞背后的实际人性状态,因而对鲁迅来说,只有在让一切道德-形而上学之物在他面前彻底失效的情况下,黑暗才能真正作为黑暗被揭示出来;因此,黑暗在鲁迅那里所具有的独特的哲学内涵及内在结构,就只有着眼于鲁迅对一切形而上学观念及各种建立在前者之基础上的意识形态的拒斥以及这种拒斥的思想后果,才能逐渐明朗化;而所有这一切则都与佛教的基本哲学精神有着某种极为重要的内在关联。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