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期湘[1]
机构地区:[1]湖南商学院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后湖南长沙410205
出 处:《江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8期167-172,共6页Jiangxi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高危行业监督过失犯罪研究"(10BFX037);湖南省优秀社科研究基地专项项目"湖南高危行业法律监督义务创新机制研究"(12JDZ18);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食品安全监督过失犯罪创新规制研究"
摘 要:在食品安全犯罪活动中,犯罪行为人被假设成微观经济学中的"理性人",人在实施犯罪时,会理性地进行成本收益的博弈分析;犯罪成本由直接成本、精神成本、机会成本和刑罚成本四个方面构成,收益主要包括物质性收益和精神性收益。我国应从食品安全犯罪的物质成本出发,加大行为人的直接成本;唤醒行为人道德上的良知,加大行为人的精神成本,从而降低食品安全犯罪的发生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