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俊峰[1]
机构地区:[1]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 处:《青年记者》2014年第18期93-94,共2页Youth Journalist
摘 要:民国初期记者的地位 “记者”一词的出现,跟近代以来现代新闻事业在中国的逐步确立息息相关。维新时期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报人,我们一般定义为报刊政论家。那时鲜有人称新闻界,多称舆论界。记者是舶来品,是对“reporter”的翻译,由于翻译的不间有不同的叫法,比如外交记者、外勤员、访员、访事等。邵飘萍在其新闻学著作中说:“我国旧习,一般人对于报馆之访员,向不重视其地位。即以报馆自身论,亦每视社外之外交记者为系主笔或编辑之从属。”由此可看出当时记者是个卑微的职业,地位十分低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