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528000
出 处:《广东医学》2014年第17期2740-2743,共4页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凝血与纤溶活性的改变与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0例极危重新生儿、24例危重新生儿、24例非危重病新生儿与13例正常新生儿的血浆D-二聚体(D-D)、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正常化比率(PT-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并探讨凝血和纤溶活性的改变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逐渐升高,患儿血浆D-D水平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465,P=0.000);PT和APTT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T=7.684,PPT=0.000;FAPTT=3.315,PAPTT=0.044);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D-D水平、PT和APTT与疾病危重程度呈正相关(rD-D=0.841,PD-D=0.000;rPT=0.391,PPT=0.002;rAPTT=0.409,PAPTT=0.001)。结论危重新生儿的凝血系统与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7.14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