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殷小军[1] 周正明[1] 顾家烨[1] 黄国伟[1] 独行业[1]
出 处:《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4年第9期809-811,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
摘 要:目的 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髋内翻的相关因素. 方法 按标准纳入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157例,收集相关因素,包括患者性别、年龄、骨密度、体质量指数(BMI)、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分型、小转子是否复位、内固定方式、术后负重时间等,根据术后有、无发生髋内翻将患者分为两组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1.7个月.共22例发生髋内翻,发生率为14.0%.髋内翻的发生与骨密度(≤-2.5 SD)、骨折分型(Evans Ⅱ、Ⅲ型)及术后负重时间(≤2个月)呈显著相关;与性别(女性)、年龄(> 60岁)、BMI(>25)、受伤至手术时间(>4 d)、小转子是否复位以及内固定方式无明显相关. 结论 骨质疏松、骨折不稳定以及术后过早负重是导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发生髋内翻的影响因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9.5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