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红莲[1] 郑惠能[1] 颜玉炳[1] 章国辉[1] 林勇[1]
机构地区:[1]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科,福建361021
出 处:《社区医学杂志》2014年第17期74-76,共3页Journal Of Community Medicine
基 金:厦门市科技局社会发展创新项目(3502Z20134028)
摘 要:目的了解厦门市手足口病病原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止提供依据。方法搜集2011—2013年采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对1 622份标本进行核酸检测,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标本阳性率为59.93%,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A16)、EV71和CoxA16、其他肠道病毒构成比分别为39.81%、17.28%、0.10%、42.80%,优势病原随时间变迁。2岁儿童阳性率(65.22%)最高,病原构成除2岁以下和6岁以上人群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其余各年龄组均以EV71为主,哨点医院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病例21例,病原构成以EV71为主(66.67%),90.48%为4岁以下儿童。结论厦门市手足口病主要由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病原谱随时间变迁。5岁以下儿童感染率高,是发生重症病例的主要人群,建议继续加强手足口病病原监测,并对其他肠道病毒深入鉴定型别。
关 键 词: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 柯萨奇病毒A16型 其他肠道病毒 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