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宁[1,2] 王明义[2] 李鲁明[2] 袁晓燕[2] 王红军[2]
机构地区:[1]威海口腔医院检验科,山东威海264200 [2]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检验科,山东威海264200
出 处:《医学检验与临床》2014年第4期53-55,共3页Med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nd Clinics
摘 要: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已成为医院感染中较为重要的病原菌之一[1].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量抗生素表现出了快速耐药,并且出现了不仅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而且对喹喏酮类、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等多种抗生素有交叉耐药的多重耐药菌株[2].其耐药机制复杂,对不同抗生素有不同的耐药机制,其中较主要的有外膜低渗透性改变、抗生素灭活酶或修饰酶的生成、生物膜形成和主动外排、外膜孔蛋白缺失等机制[3-5].现就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有关的研究予以综述.
关 键 词:铜绿假单胞菌 广谱抗生素 Β-内酰胺类 氨基糖苷类 耐药机制 喹喏酮类 外膜孔蛋白 多重耐药菌株
分 类 号:R378.991[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