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遗书中的“门状”  被引量: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使臻[1] 

机构地区:[1]陕西理工学院

出  处:《寻根》2014年第5期95-100,共6页Root Explora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土唐五代公文整理研究"(13XZS00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在传世文献中经常记录有某土人拜谒学者、官长时,须先呈递上门状,请看门人送达被谒见者,以求被接见。门状是由名刺、名纸、起居状等唐代时期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一类实用性书札演化而来,但其起源甚早。简牍时代的名剌,即在简牍上直书一行,书写姓名、字、籍贯等内容,使被拜见者一目便可了然来访者的身份或者其意图。当书写载体从简牍演变成纸质之后,在纸张上书写姓名用于拜谒、拜贺等目的,则被称为名纸。在出土的新疆楼兰汉晋简纸文书中,有数件拜贺蜡节的名剌,既有木简形制的,又有纸质的。

关 键 词:敦煌遗书 书写载体 传世文献 社会生活 纸质 简牍 来访者 姓名 

分 类 号:K870.6[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