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姚帅辉[1] 钟德君[2] 康敏[2] 廖烨辉 张毅[2]
机构地区:[1]泸州医学院研究生院,四川泸州646000 [2]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出 处:《山东医药》2014年第22期29-31,共3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资助课题(2008-527-080178);泸州市重点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08-23-5)
摘 要:目的体外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进行干预培养的鼠胚神经干细胞(NSCs)联合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移植至大鼠损伤脊髓,探讨其对脊髓损伤再生修复的效果。方法体外应用ATRA 1.0μmol/L浓度下诱导NSCs,将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损伤对照组、ATRA干预组、GDNF组、ATRA+GDNF组,每组10只。损伤对照组、ATRA干预组、ATRA+GDNF组、GDNF组大鼠行胸段脊髓全横断损伤效果。术后于移植前1 d、移植后1、2、5、8周,评估大鼠双后肢运动功能,测定运动诱发电位(MEP)评估神经传导功能,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移植后NSCs存活情况,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胶质纤维酸性蛋白(BrdU/GFAP)免疫荧光双标染色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分化情况,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微管相关蛋白-2(BrdU/MAP-2)免疫荧光双标染色观察神经元分化情况。评估轴突生长情况。结果 8周后ATRA+GDNF组大鼠行为学评分高于其他各组(P<0.01)。与ATRA干预组及GDNF组相比,8周后ATRA+GDNF组脊髓内GFAP、MAP-2阳性细胞表达面积增大(P<0.05);移植的NSCs在受损脊髓内存活并向周围迁移,后肢运动功能较对照组及ATRA干预组、GDNF组明显改善。结论体外ATRA干预的NSCs联合GDNF移植可有效补充缺失的神经细胞,改善脊髓内微环境,对大鼠后肢功能的改善优于单一应用细胞或神经营养因子移植。
关 键 词:全反式维甲酸 神经干细胞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脊髓损伤 移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206.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