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姬乐[1] 陈日兰[1] 周丽晶[2] 林耐球 周广军[3] 朱英[1]
机构地区:[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530011 [2]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柳州545006 [3]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001
出 处:《针灸临床杂志》2014年第9期4-7,共4页Journal of Clinical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基 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1GXNSFA018186;广西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编号:201012MS146;广西中医药科技专项立项课题;编号:GZKZ10-005
摘 要: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灸量与疗效的关系及不同灸量对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究量效关系及隔药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理。方法:把120例中度寒凝型原发性痛经病例分为A、B、C、D共4组各30例,另设正常空白对照组30例。观察A、B、C组均在神阙穴上进行隔药灸,每组灸量不同分别为6、9、12壮;西药D组口服消炎痛片、维生素B1片及谷维素片。治疗前后抽取患者静脉血观察血浆中IL-4、IL-10、IFN-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疗效比较:观察A、B、C组与西药D组比较P<0.05,且C组与A、B组比较P<0.05。观察组血浆中IL-4、IL-10的提高及IFN-γ下降均优于西药对照D组,且C组与A、B组比较P<0.05。结论:隔药灸治疗痛经的疗效总体优于口服药物,疗效随着灸量的增加而提高。隔药灸可以通过调节机体免疫机制,刺激抑制炎症的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达到改善痛经症状的效果。
分 类 号:R246.3[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