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书亮 李淑媛[2] 任玲[3] 王显军[2] 张建中[2]
机构地区:[1]山东兖矿集团鲍店矿医院骨科,邹城273500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足踝矫形中心,北京100730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核医学科,北京100730
出 处:《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4年第4期344-347,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摘 要:副舟骨是较为常见的足部副骨,是由足舟骨之外的骨化中心成骨后未能与舟骨相融合而行成。其位于足舟骨结节内侧,表现为舟骨结节处的膨隆。大多数情况下,副舟骨没有症状,通常在行其他目的的足部影像学检查时得以发现,发生率占X线检查的4%~14%[1,2]。 根据X线检查的形态学表现,副舟骨可以分为3型[3,4]。I型副舟骨:呈卵圆形或圆形,形态非常规则,大小2~6 mm,与足舟骨之间无接触。此型副舟骨包埋于胫后肌腱远端之内,一般不产生症状。约占所有副舟骨的30%;Ⅱ型副舟骨:最为常见,占所有副舟骨的50%~60%,与足舟骨之间以1~2 mm的纤维软骨结合相连接;Ⅲ型副舟骨:三种副舟骨中最少见的类型,占10%~20%,副舟骨已与舟骨相融合,表现为增大的舟骨结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