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嘉昕[1,2]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 [2]南京大学 哲学系,南京210093
出 处:《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10期32-37,共6页Study & Explora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生产方式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研究”(10CZX004)
摘 要:作为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一位"引人注目"的理论家,伊里因科夫在辩证法和认识论研究上提供了创造性的成果。但因其"在列宁《哲学笔记》指导下"开展的研究工作包含着对于传统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挑战,在苏联国内和西方学界都引发了广泛的关注甚至是争论。回到伊里因科夫关于马克思《资本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观念东西"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讨论,我们不难发现这位苏联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复杂而可贵的理论创新,及其对于当代西方激进哲学的奠基性作用。得益于三十多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反思和深化,伊里因科夫的理论研究也构成了今天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研究的重要理论参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