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后城镇居民心理空间及生活惯性重构研究——基于“文化堕距”弥合视角  被引量:1

Study on reconstruction of mental space and inertia of life for urban residents after Wenchuan earthquak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林[1] 许慧[1] 黄利芳[1] 

机构地区:[1]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出  处:《城市与减灾》2014年第5期13-19,共7页City and Disaster Reduc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矛盾向干群矛盾转化并导致群体事件的演化过程及处理机制研究"(11XZZ0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社会矛盾向干群矛盾转化并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动态演化过程;预警及治理措施研究"(10YJA810027)

摘  要:近年来,诸如汶川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在全国范围内频繁发生。灾后重建过程既是灾害应对中的必备环节,也是国家层面的政治任务,汶川地震后"三年重建,两年完成"的灾后重建,无论从政治角度还是城市建设角度都是非常成功的,然而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在一定层面上成功的背后突显出"文化堕距"(culture lag)现象。本文针对灾后重建中灾民心理空间重构过程以及生活惯性重构过程进行研究,两个重构过程即为所存在"文化堕距"现象的弥合过程,以笔者在汶川地震灾区。

关 键 词:空间重构 心理空间 地震后 汶川 文化 城镇居民 惯性 生活 

分 类 号:P315.9[天文地球—地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