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人物对比关系特点看中西方二元对立理论的差异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芳馨[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评论》2014年第11期35-37,共3页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北地域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0&zd07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七十年代台湾文学话语场域与文学叙事的转换"(项目编号:14BZW130)阶段性成果

摘  要:二元对立是人类认识世界最简单有效的方式。无论是西方古典哲学“主客二分”的思想理念,还是中国传统“阴阳互补”的思维模式,二元对立是人类所有理论的基础,有了二元对立才有了之后的多元互生、二元交融等更复杂的结构关系。影响这些结构关系生成的因素有很多,如人文环境、朝代更迭、思想变革等。在这些或静止或流动的因子无声无息影响之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二元对立关系便有了明显的区别,这些区别体现在不同世界观指导下人们认识世界的具体问题上,体现在不同文化传统引领的群体性行为差异上,体现在不同思想内核暗示下的文学艺术创作上。电影作为现代大众文化的代表,从中西方电影人物设置的一般规律可以比较出二者在二元对立理论上的差异。

关 键 词:二元对立 西方电影 人物设置 中西方 对比关系 “主客二分” 文学艺术创作 认识世界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